潜江资讯网,潜江资讯门户网站
潜江资讯网
搜索

秋收冬种正当时

金秋时节,稻浪飘香,一场如火如荼的秋粮抢收战正在水乡园林打响。

“温度15至27摄氏度,湿度84%,天气阴沉,随时可能下雨。”近日,在碧农智慧农场万亩稻田里,技术员倪明理紧盯着“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实时数据,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他当机立断:“准备20余台收割机和运粮车,马上进场抢收!”

随着一声令下,20多台联合收割机浩浩荡荡驶向田间,金色的稻穗在机器的吞吐间化作饱满的谷粒,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运粮车上。

倪明理提及的平台,正是潜江碧农智慧农业平台。该平台将万亩农田划分为ABCDE五个区域,通过无人机采集数据、建模,依地势规划道路、地块、水系和作物种植方向,真正实现了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我们实现了从设施到机械的全程自动化管控,让作物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大步迈入无人化作业时代。”农场负责人王凤鸣补充,平台还植入了AI智慧决策系统,虫害一键识别准确率超过90%,支持文本、图片、语音多种输入方式,5个人就能轻松管理好万亩粮田。

“轰隆隆——”说话间,秋粮已收完,无人旋耕机便驶进田间地头,铁犁翻飞,泥土芬芳四溢,为冬播奏响了序曲。

如今,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无人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20多台农机大显身手,碧农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100%。

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关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科技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碧农智慧农场的实践,正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缩影。

“通过平台数据分析,结合天气因素,我们制定了科学的收获计划。”王凤鸣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5000亩水稻收获销售,今天预计再抢收1000亩早熟品种,晚熟品种将在20日左右完成,确保颗粒归仓。

秋收的余音还未散尽,冬种的序曲已悄然奏响。连日来,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为来年的丰收播撒希望的种子。

在王场镇张新场村油菜轮作及扩种项目现场,6台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旋耕、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短短半小时,原本还留着玉米茬的田地,就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油菜田。农机手们娴熟操作,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也确保了播种深度、行距均匀,为油菜的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械作业效率就是高,6台机械一天能完成600亩,全村1100亩农田两天就能全部播完。”该村党支部书记聂荣江笑着说,今年村里继续推行“一季玉米大豆、一季油菜小麦”的一年两收模式,并引进了高产、高油率的粮油新品种。

“玉米亩产约1300斤,油菜出油率和产量都有明显提升。”聂荣江说,这不仅提高了综合效益,也让村民发展油菜产业的信心更足。

为进一步提升效益,村里积极引导农户成立合作社,推广“育苗、播种、管理、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油菜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王场镇在交通干道沿线种植观光油菜,打造“春赏油菜花、夏享菜籽油”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让油菜既“产油”又“吸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等到明年春天,这里将是一片金色花海。”聂荣江站在田埂上,望着整齐的油菜田憧憬道,“接下来,村里将继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引进更多先进农机,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金色希望’在田野上不断延伸。”
2025-10-17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