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镇新台村:西兰花移栽忙 闲田变“增收田”
时下,渔洋镇新台村的西兰花种植基地一片繁忙。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俯身田垄间,小心翼翼地将嫩绿的西兰花幼苗移栽入土,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今天刚开种,3天就能把100亩苗栽完!”正在田间劳作的种植户陈代蓝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指着自家培育的幼苗介绍,“这些苗都是我们自己育的,前期在土壤改良、施肥、起垄上花了不少功夫,就是为给幼苗创造好的生长环境。”
谈及种植优势,陈代蓝笑着说:“西兰花营养丰富、口感脆嫩,很受消费者欢迎。”种植过程中,她全程听从镇农技专家指导,在管水、施肥、除草等环节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田间管理精准到位。看着长势喜人的幼苗,她信心十足:“照这情况,预计11月底就能采收上市。”
一朵西兰花,激活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西兰花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秋冬季闲置土地“活”了起来,更释放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育苗、移栽、采收等环节,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务工岗位。村民既能在务工中学习种植技术、积累产业经验,还能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酬+自主创收”实现“三重增收”,昔日的秋冬闲田,如今真正变成了“增收田”,小小西兰花也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每天能挣100多元,不用跑远路,我特别满意。”忙着移栽幼苗的村民刘阿姨,手上的活没停,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近年来,渔洋镇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豆蔬轮作”“闲田冬种”等特色种植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从“零散种”向“规模种”“传统种”向“产业种”转型。这一系列举措,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用特色产业稳稳托住了村民的“致富梦”。
“今天刚开种,3天就能把100亩苗栽完!”正在田间劳作的种植户陈代蓝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指着自家培育的幼苗介绍,“这些苗都是我们自己育的,前期在土壤改良、施肥、起垄上花了不少功夫,就是为给幼苗创造好的生长环境。”

一朵西兰花,激活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西兰花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秋冬季闲置土地“活”了起来,更释放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育苗、移栽、采收等环节,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务工岗位。村民既能在务工中学习种植技术、积累产业经验,还能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酬+自主创收”实现“三重增收”,昔日的秋冬闲田,如今真正变成了“增收田”,小小西兰花也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每天能挣100多元,不用跑远路,我特别满意。”忙着移栽幼苗的村民刘阿姨,手上的活没停,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近年来,渔洋镇持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豆蔬轮作”“闲田冬种”等特色种植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从“零散种”向“规模种”“传统种”向“产业种”转型。这一系列举措,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用特色产业稳稳托住了村民的“致富梦”。
2025-10-10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