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加速建设 潜江产业转型添新引擎
10月28日,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同步推进临时生活区搭建与试打桩作业,各项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太蓝新能源拥有244件发明专利及17件PCT国际申请,其固态电池技术专利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多个领域。该项目预计明年6月完工,正式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5GWh固态电池的规模,年产值可达30亿元,年缴税收9000万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700个。 太蓝新能源与潜江的成功“牵手”,源于我市创新的“基金招商”模式。今年,我市联合省联投设立首期6亿元固态电池专项基金,其中市属国企出资55%、省属国企配资25%、社会资本投入20%,凭借精准的资本赋能成功吸引项目落户。
太蓝新能源与潜江的成功“牵手”,源于我市创新的“基金招商”模式。今年,我市联合省联投设立首期6亿元固态电池专项基金,其中市属国企出资55%、省属国企配资25%、社会资本投入20%,凭借精准的资本赋能成功吸引项目落户。
项目落地后,我市以“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采用“代建回购+EPC”模式,由市高新投公司与高新区管委会全程代办用地招拍挂、环评、安评及“五证同发”等手续,企业仅需2至3人负责质量与成本管控。这一举措将建设周期压缩至10个月,大幅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减轻前期人力与资金压力。
“进度要快,质量更需过硬。”为保障项目建设质量,我市成立建设专班,市高新投组建20余人的工作团队,统筹推进施工、采购、设计、安装等全流程管理。“生产设备由太蓝公司指定品牌与价格,高新投负责采购,安装团队为长期合作单位。”市高新投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既保障了设备质量与企业权益,又有效提升了安装效率。
太蓝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市在抢占新能源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关键突破。近年来,我市依托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合规化工园区,充分发挥120余种化工产品的产业基础优势,延伸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功集聚晶瑞、鼎龙、太蓝、孚诺林等行业领军企业。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转型、向新裂变、向高突破,加速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太蓝新能源拥有244件发明专利及17件PCT国际申请,其固态电池技术专利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多个领域。该项目预计明年6月完工,正式投产后将实现年产3.5GWh固态电池的规模,年产值可达30亿元,年缴税收9000万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700个。

项目落地后,我市以“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采用“代建回购+EPC”模式,由市高新投公司与高新区管委会全程代办用地招拍挂、环评、安评及“五证同发”等手续,企业仅需2至3人负责质量与成本管控。这一举措将建设周期压缩至10个月,大幅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减轻前期人力与资金压力。
“进度要快,质量更需过硬。”为保障项目建设质量,我市成立建设专班,市高新投组建20余人的工作团队,统筹推进施工、采购、设计、安装等全流程管理。“生产设备由太蓝公司指定品牌与价格,高新投负责采购,安装团队为长期合作单位。”市高新投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既保障了设备质量与企业权益,又有效提升了安装效率。
太蓝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我市在抢占新能源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关键突破。近年来,我市依托1个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合规化工园区,充分发挥120余种化工产品的产业基础优势,延伸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功集聚晶瑞、鼎龙、太蓝、孚诺林等行业领军企业。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转型、向新裂变、向高突破,加速打造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2025-10-31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