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沉下去” 基层治理“活起来”
志愿服务“沉下去”,基层治理“活起来”,群众心声“听进去”,温暖关怀“送上门”……
今年以来,周矶管理区以“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绘就了一幅党群连心、共建共享的生动画卷。
志愿服务+理论宣讲
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在红旗社区戴湖二队田边,青年志愿者彭孝天手持政策宣传单,正为农户讲解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
“原来政策还能这样听!地头课堂讲得清楚、听得明白!”农户彭文海高兴地说。
今年,周矶管理区组建20支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农家院落,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宣讲,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志愿服务+民事共商
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干事人”
“垃圾堆在那里味道太大,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能不能请社区帮忙清理一下?”9月12日,在兴隆社区的一场“板凳会”上,居民们纷纷反映垃圾堆放问题。
很快,由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迅速响应,不到3天,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该管理区通过“板凳会”“塆台会”等开放式议事平台,广泛听取民声、汇聚民意、解决民忧,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各类议事会议38场,化解矛盾纠纷21起,服务群众超过1500人次。
志愿服务+精准关怀
实现暖心服务“零距离”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周矶管理区创新推出“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三单”服务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志愿者提供上门认证、节日慰问、日常帮扶等服务,真正实现关爱“零距离”。
“现在政策有人讲、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办,咱们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居民黄文新感慨道。
如今,周矶管理区的“红马甲”们,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民心,让志愿服务“沉”到基层一线,也让基层治理真正“活”了起来。
今年以来,周矶管理区以“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暖人心,绘就了一幅党群连心、共建共享的生动画卷。

志愿服务+理论宣讲
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在红旗社区戴湖二队田边,青年志愿者彭孝天手持政策宣传单,正为农户讲解乡村振兴的最新政策。
“原来政策还能这样听!地头课堂讲得清楚、听得明白!”农户彭文海高兴地说。
今年,周矶管理区组建20支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农家院落,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宣讲,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志愿服务+民事共商
推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干事人”
“垃圾堆在那里味道太大,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能不能请社区帮忙清理一下?”9月12日,在兴隆社区的一场“板凳会”上,居民们纷纷反映垃圾堆放问题。
很快,由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迅速响应,不到3天,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该管理区通过“板凳会”“塆台会”等开放式议事平台,广泛听取民声、汇聚民意、解决民忧,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各类议事会议38场,化解矛盾纠纷21起,服务群众超过1500人次。
志愿服务+精准关怀
实现暖心服务“零距离”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周矶管理区创新推出“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的“三单”服务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志愿者提供上门认证、节日慰问、日常帮扶等服务,真正实现关爱“零距离”。
“现在政策有人讲、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办,咱们老百姓心里踏实多了!”居民黄文新感慨道。
如今,周矶管理区的“红马甲”们,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民心,让志愿服务“沉”到基层一线,也让基层治理真正“活”了起来。
2025-09-18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