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资讯网,潜江资讯门户网站
潜江资讯网
搜索

筑牢生态屏障显成效 我市多措并举推进水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六个坚持”为引领,通过“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维治理体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市重点水域水质显著提升,城乡饮水安全防线全面筑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我市聚焦四湖总干渠、东荆河等重点水域,创新构建四维治理体系,建立动态水质监测预警机制。2025年首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汉江潜江段、东荆河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田关河、西荆河等主要河道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区域水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夯实。

针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我市强化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加强汉江泽口、红旗等两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常态化巡查,推进“千吨万人”集中式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现两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惠及百万群众饮水安全。同步推进的地下水型水源替代工程,有效优化了城乡供水格局。

“我们累计完成113个长江排污口溯源整治,剩余两个正加速推进。针对通顺河、总干渠等重点水域创新实施‘一口一策’分类整治方案,目前66个重点排污口已完成治理。随着洪湖流域总干渠支渠排污口排查启动,将为后续综合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力推进排污口治理的同时,我市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活污水处理,借力东工水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完成174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43.96%。通过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2025年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清单》印发,22项年度重点任务均按时序推进。四湖总干渠新河村断面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标志着流域生态修复进入新阶段。通过强化部门协同与专家指导机制,形成了科学治水的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我市深化与荆州、荆门等周边地区合作,创新建立跨区域水质监测、污染联防联控及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科学调度涵闸泵站、强化沿线管控、实施月度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等措施,构建起上下游共治共享新格局,确保流域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我市‘系统治理+科学施策’的水污染防治模式,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贡献了地方经验。”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水环境治理,助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5-04-24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