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打造“千亿突破的主战场”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今年来,杨市街道紧盯加快打造“千亿突破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核心区、四化同步的示范点”的工作目标,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农业稳处”工作举措,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中,杨市街道又有哪些具体举措呢?来看记者对杨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清兵的专访。
问:招商引资是推动发展的“一号工程”,杨市街道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突出进展?
答:近年来,杨市街道兴园区、促工业,发展根基不断夯实。目前,统筹调度招商引资项目16个,总投资38.24亿元。一季度,累计“走出去”4次,“请进来”4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3.66亿元,储备签约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
一是以商招商,建强产业链条,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主导产业以商招商,通过园区企业负责人的推介,陆续落户了予元汽零产业园、富田汽车零部件、捷辰顺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二是以链招商,提升产业集聚,通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招引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链方面,今年3月赴上海参加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和湖北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招商对接活动,奥瑟夫与华纺链签约年加工300万套高端户外服装项目。三是以园招商,打造特色载体,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园区规划、完善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纺织服装核心产业园、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2024年园区纺织服装规上企业产值6.9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累计吸纳984名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在园区就业。
今年一季度,杨市街道实现产值1.6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1%。2025年,力争全年“走出去”12次以上,对接有效招商信息10条以上,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以上,不断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杨市力量。
问: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实践的积极探索下,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杨市街道在将资产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答:杨市工业园规划面积1.6万亩,目前近60余家工业企业已征用约1.4万亩。在现有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下,盘活园区闲置土地资源成为提升产业发展质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杨市街道通过“腾笼换鸟”“借船出海”等模式,不断向内挖潜,全力以赴激活存量添活力。
“一企一策”分类施治,对辖区内企业的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摸排,了解资产类型、规模、闲置原因和权属关系,建立“一企一档”台账,有序推动湖北熵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斯味特粉体食品有限公司、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盘活,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利用潜力,推动要素向高产出、高成长性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精准招商“腾笼换鸟”,拟利用聚一虾现有厂房引入国有平台开发小龙虾深加工产品,延长小龙虾产业链条;重点围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等支柱产业精准招商,吸引关联企业入驻,在盘活现有存量的同时,加快构建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杨市街道共盘活11家企业共12宗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2024年完成4家企业5宗地的处置工作,总面积约336亩。
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杨市街道在贯彻“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有哪些生动实践?
答: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一直以来,杨市街道深入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的根本举措,全面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全处营商环境。
一是便企服务提速。加速推进园区紫光路(刘杨路至江湾段)升级、奥体路黑化、宝塔路建设、紫光路(五支渠至奥体路)绿化带改造和雨污收集管网改造等项目,对辖区47家重点企业和14个重点项目全覆盖包保,定期深入园区企业点对点服务,开门问需、现场办公、快速办理,营造“一家人”“一起拼”的浓厚氛围。
二是助企服务提质。安排专人全程服务和代办项目落户手续,推动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其中,永电电气年产30万米母线槽生产线项目的顺利建设,跑出了“当年投产、当年进规”的“加速度”。为助力企业招工复工保生产,年初筹办“杨市街道2025年度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助力园区内20余家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加快补齐用工缺口。
三是兴企服务提效。帮助企业技改扩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信心,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向智能化转型发展;广泛宣传全市高企认定、校企合作及专利申报等科技创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园区企业与武汉大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科技联姻,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杨市街道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2025年度力争新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
接下来,将系统盘点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科学谋划二季度攻坚路径,动员街道上下紧盯加快打造“千亿突破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核心区、四化同步的示范点”工作目标,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农业稳处”工作举措,为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篇章贡献杨市力量。
问:招商引资是推动发展的“一号工程”,杨市街道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突出进展?
答:近年来,杨市街道兴园区、促工业,发展根基不断夯实。目前,统筹调度招商引资项目16个,总投资38.24亿元。一季度,累计“走出去”4次,“请进来”4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个,总投资3.66亿元,储备签约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
一是以商招商,建强产业链条,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主导产业以商招商,通过园区企业负责人的推介,陆续落户了予元汽零产业园、富田汽车零部件、捷辰顺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二是以链招商,提升产业集聚,通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招引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链方面,今年3月赴上海参加2025中国纺联春季联展和湖北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招商对接活动,奥瑟夫与华纺链签约年加工300万套高端户外服装项目。三是以园招商,打造特色载体,明确产业定位、优化园区规划、完善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纺织服装核心产业园、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2024年园区纺织服装规上企业产值6.9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累计吸纳984名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在园区就业。
今年一季度,杨市街道实现产值1.6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1%。2025年,力争全年“走出去”12次以上,对接有效招商信息10条以上,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以上,不断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杨市力量。
问: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实践的积极探索下,盘活闲置资产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杨市街道在将资产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答:杨市工业园规划面积1.6万亩,目前近60余家工业企业已征用约1.4万亩。在现有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下,盘活园区闲置土地资源成为提升产业发展质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杨市街道通过“腾笼换鸟”“借船出海”等模式,不断向内挖潜,全力以赴激活存量添活力。
“一企一策”分类施治,对辖区内企业的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摸排,了解资产类型、规模、闲置原因和权属关系,建立“一企一档”台账,有序推动湖北熵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斯味特粉体食品有限公司、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盘活,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利用潜力,推动要素向高产出、高成长性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精准招商“腾笼换鸟”,拟利用聚一虾现有厂房引入国有平台开发小龙虾深加工产品,延长小龙虾产业链条;重点围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等支柱产业精准招商,吸引关联企业入驻,在盘活现有存量的同时,加快构建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杨市街道共盘活11家企业共12宗地,总面积1100亩。其中,2024年完成4家企业5宗地的处置工作,总面积约336亩。
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杨市街道在贯彻“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有哪些生动实践?
答: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一直以来,杨市街道深入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的根本举措,全面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全处营商环境。
一是便企服务提速。加速推进园区紫光路(刘杨路至江湾段)升级、奥体路黑化、宝塔路建设、紫光路(五支渠至奥体路)绿化带改造和雨污收集管网改造等项目,对辖区47家重点企业和14个重点项目全覆盖包保,定期深入园区企业点对点服务,开门问需、现场办公、快速办理,营造“一家人”“一起拼”的浓厚氛围。
二是助企服务提质。安排专人全程服务和代办项目落户手续,推动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其中,永电电气年产30万米母线槽生产线项目的顺利建设,跑出了“当年投产、当年进规”的“加速度”。为助力企业招工复工保生产,年初筹办“杨市街道2025年度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助力园区内20余家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加快补齐用工缺口。
三是兴企服务提效。帮助企业技改扩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信心,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向智能化转型发展;广泛宣传全市高企认定、校企合作及专利申报等科技创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园区企业与武汉大专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科技联姻,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杨市街道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2025年度力争新增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
接下来,将系统盘点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科学谋划二季度攻坚路径,动员街道上下紧盯加快打造“千亿突破的主战场、产城融合的核心区、四化同步的示范点”工作目标,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农业稳处”工作举措,为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篇章贡献杨市力量。
2025-04-23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