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之风“熊”涌澎湃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见行见效,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作用,连日来,在熊口管理区有一群“红马甲”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面貌:从街头巷尾的卫生清扫到田间地头的科技帮扶,从民俗活动现场的欢声笑语到困难农户家中的暖心相助……志愿服务在这里遍地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从扫帚起步,志愿服务生根发芽
熊口管理区的志愿服务故事,始于集镇社区的“一把扫帚”。2018年,复兴社区的退休人员自发组成志愿队,带头清扫街道、整治环境。随着队伍壮大,服务内容逐渐延伸至政策宣传、防溺水巡查、秸秆禁烧监督等领域。如今,集镇社区登记的284名志愿者中,80余人长期活跃在一线,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如何让更多群众加入?熊口管理区党委从接地气的环境卫生入手。2024年7月,各生产队试点组建义务劳动队,干部带头清扫,每次活动后拍照发至微信群“晒成绩”。“看着群里左邻右舍都上了‘光荣榜’,咱也不能落后。”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从每月两次集体清扫,到春节返乡人员、学生纷纷加入,义务劳动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新乡俗。
如今,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景色秀丽的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庭院在这里随处可见,这离不开每位志愿者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作为。
从单一到多元,服务升级暖民心
“光扫地不过瘾,咱们还能干点别的。”群众的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不断升级。春季植树、农技帮扶、文艺汇演等活动接连展开。在科技兴农行动中,致富带头人与农户“结对子”,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帮扶干部全程跟踪,助力50余户家庭增收。
熊口管理区还巧妙融合地域文化,打造“家门口的温暖”。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围坐捏饺子、百年古树下祈福……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活动,让来自外地的群众找到归属感。“大家一起忙活,就像一家人!”河南迁居来的王师傅感慨道。
近年来,熊口管理区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机制,“社工+志愿者”联动,以民政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推动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
熊口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区通过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发展。
从榜样到风尚,文明之花遍地开
为激发正能量,熊口管理区开展“乡村光荣榜”推荐,由群众推选“新农人”“热心邻居”等典型人物。志愿者郭爷爷因常年帮扶独居老人登上榜单,他腼腆地说:“就是搭把手的事,没想到大家都记着。”这样的身边榜样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志愿行列。
2024年,熊口管理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2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二月二古树祈福、青年联谊会、红歌赛、包粽子大赛等20余场特色活动,让男女老少都能找到参与感。“以前觉得志愿活动是‘城里人’的事,现在咱农村人也成了主角。”村民陈大爷自豪地说。
近年来,熊口管理区筑牢文明实践阵地,搭建群众“精神家园”。各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建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图书室,免费对居民开放,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文明之花长开长盛,让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一把扫帚扫出文明新风,一片赤诚凝聚向善力量。熊口管理区以志愿服务为笔,让农垦小镇更有温度,绘就出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画卷。

熊口管理区的志愿服务故事,始于集镇社区的“一把扫帚”。2018年,复兴社区的退休人员自发组成志愿队,带头清扫街道、整治环境。随着队伍壮大,服务内容逐渐延伸至政策宣传、防溺水巡查、秸秆禁烧监督等领域。如今,集镇社区登记的284名志愿者中,80余人长期活跃在一线,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如何让更多群众加入?熊口管理区党委从接地气的环境卫生入手。2024年7月,各生产队试点组建义务劳动队,干部带头清扫,每次活动后拍照发至微信群“晒成绩”。“看着群里左邻右舍都上了‘光荣榜’,咱也不能落后。”村民李大姐笑着说。从每月两次集体清扫,到春节返乡人员、学生纷纷加入,义务劳动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新乡俗。
如今,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景色秀丽的田园风光,诗情画意的庭院在这里随处可见,这离不开每位志愿者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作为。
从单一到多元,服务升级暖民心
“光扫地不过瘾,咱们还能干点别的。”群众的热情推动志愿服务不断升级。春季植树、农技帮扶、文艺汇演等活动接连展开。在科技兴农行动中,致富带头人与农户“结对子”,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帮扶干部全程跟踪,助力50余户家庭增收。
熊口管理区还巧妙融合地域文化,打造“家门口的温暖”。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围坐捏饺子、百年古树下祈福……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活动,让来自外地的群众找到归属感。“大家一起忙活,就像一家人!”河南迁居来的王师傅感慨道。
近年来,熊口管理区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机制,“社工+志愿者”联动,以民政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推动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社会工作服务品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
熊口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区通过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发展。
从榜样到风尚,文明之花遍地开
为激发正能量,熊口管理区开展“乡村光荣榜”推荐,由群众推选“新农人”“热心邻居”等典型人物。志愿者郭爷爷因常年帮扶独居老人登上榜单,他腼腆地说:“就是搭把手的事,没想到大家都记着。”这样的身边榜样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志愿行列。
2024年,熊口管理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42场,惠及群众超万人次;二月二古树祈福、青年联谊会、红歌赛、包粽子大赛等20余场特色活动,让男女老少都能找到参与感。“以前觉得志愿活动是‘城里人’的事,现在咱农村人也成了主角。”村民陈大爷自豪地说。
近年来,熊口管理区筑牢文明实践阵地,搭建群众“精神家园”。各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建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图书室,免费对居民开放,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文明之花长开长盛,让文明之风吹遍大街小巷。
一把扫帚扫出文明新风,一片赤诚凝聚向善力量。熊口管理区以志愿服务为笔,让农垦小镇更有温度,绘就出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画卷。
2025-03-05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