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碑镇
高石碑镇位于潜江市西北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城市圈交汇处,东依汉江,西枕234国道,南连江汉油田,北与荆门市接壤,是潜江、天门、荆门三市接壤的“口子镇”,属省级重点中心镇、生态镇、卫生镇、森林城镇、“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小镇、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拥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潜江兴隆水利风景区。全镇版图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4.3万,下辖27个村居,19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万亩,林地3.9万亩。
高石碑镇是生态名镇。拥有长达23公里的水杉画廊,是植物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乡。空气质量指标常年优良,享有江汉平原“天然氧吧”的美誉。境内兴隆河直通汉江,为全市优质水源地,水质常年优于国家二类标准,一江清水润全城。
高石碑镇是人文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淳朴的民风代代相传,“潜江八景”之一的“蚌湖秋月”就坐落在境内,还拥有帅家台遗址、明清码头古镇遗址、祖师殿遗址、江汉第一口油井等人文景观,也是潜江第一位状元毕渐的故乡。
高石碑镇是旅游新镇。坐拥兴隆水利枢纽、江汉运河两大国家工程,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贯穿全境,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配套有600亩的骑客公园、800亩的烂漫桃林、2300亩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三园生态农场)、兴隆古街及3个运动休闲驿站,成功协办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型节会赛事活动,成为了市民假日旅游热门打卡地。
高石碑镇是特色强镇。立足特色农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打造了农有果蔬、虾稻、半夏、澳洲龙虾,工有服装、木材、大米加工等多元化特色产业。建成了3个千亩以上生态果蔬产业园、1个千亩半夏基地、1个千亩澳洲龙虾基地,拥有5家规上企业,打造了虾农果蔬、楚禾之春、窑岭半夏等特色品牌。
领导分工
杜华安(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侧重党的建设、招商引资工作。
张小艳(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侧重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等工作。
李 晨(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牵头招商引资、农旅融合、支油支农等工作。负责人大工作。分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移民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漳湖垸农场等机构。
分管经发办、人大办,水利站、农技站、农机站、水产站、畜牧站、林管站、供销社、堤防段、镇水厂。
对接市人大机关、市水利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发展中心、市气象局。
王 俊(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牵头党群、机关、维护稳定工作。分管财经、资产管理、医保、烟草、组织、人事、编制、老干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组织办、资产管理办、财务室,财管所、经管站,高石碑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医保服务中心。
对接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党校、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医保局、市公积金中心、市税务局、市烟草局。
杨小红(党委委员、副镇长、工会主席、妇联主席):分管统战、民宗、工商联、关协、卫生健康、档案、工会、妇联等工作。负责政协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政协办、统战办、工会、妇联,卫生院。
对接市政协机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档案馆、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
龙 龙(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分管城建、国土、规划、生态环境、教育、武装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建管所、国土所、教育学区。
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人武部。
张鹏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政务服务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纪检办、便民服务大厅。
对接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王 凯(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机关、依法行政、全面深化改革、工业、招商引资、发改、商贸、统计、交通、电力、安全生产、科技科协、市场监管等工作。
分管党政办、后勤服务中心、工办、安监办、统计办,电管所、市场监管所、移动、联通、电信。
对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市招商服务中心。
冯 舟(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分管政法、信访、退役军人事务、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广播、劳动和社会保障、共青团、支油支农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政法办、宣传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人社服务中心、文化站、广电网络公司。
对接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团市委、潜江日报社,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广播电视台、市文旅局、市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市人社局,市法院、市检察院。
董正刚(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协助负责人大工作。分管民政、残联等工作,协助分管政法、信访、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社会事务办、民政办,社区、福利院。
对接市民政局、市残联。
办公电话:6791261(党政办) 6791262(值班室)
传 真:6791158
高石碑镇是生态名镇。拥有长达23公里的水杉画廊,是植物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乡。空气质量指标常年优良,享有江汉平原“天然氧吧”的美誉。境内兴隆河直通汉江,为全市优质水源地,水质常年优于国家二类标准,一江清水润全城。
高石碑镇是人文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淳朴的民风代代相传,“潜江八景”之一的“蚌湖秋月”就坐落在境内,还拥有帅家台遗址、明清码头古镇遗址、祖师殿遗址、江汉第一口油井等人文景观,也是潜江第一位状元毕渐的故乡。
高石碑镇是旅游新镇。坐拥兴隆水利枢纽、江汉运河两大国家工程,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贯穿全境,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配套有600亩的骑客公园、800亩的烂漫桃林、2300亩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三园生态农场)、兴隆古街及3个运动休闲驿站,成功协办了一系列国内外大型节会赛事活动,成为了市民假日旅游热门打卡地。
高石碑镇是特色强镇。立足特色农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打造了农有果蔬、虾稻、半夏、澳洲龙虾,工有服装、木材、大米加工等多元化特色产业。建成了3个千亩以上生态果蔬产业园、1个千亩半夏基地、1个千亩澳洲龙虾基地,拥有5家规上企业,打造了虾农果蔬、楚禾之春、窑岭半夏等特色品牌。
领导分工
杜华安(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侧重党的建设、招商引资工作。
张小艳(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侧重农业农村、项目建设等工作。
李 晨(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席):牵头招商引资、农旅融合、支油支农等工作。负责人大工作。分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移民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联系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漳湖垸农场等机构。
分管经发办、人大办,水利站、农技站、农机站、水产站、畜牧站、林管站、供销社、堤防段、镇水厂。
对接市人大机关、市水利湖泊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发展中心、市气象局。
王 俊(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牵头党群、机关、维护稳定工作。分管财经、资产管理、医保、烟草、组织、人事、编制、老干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组织办、资产管理办、财务室,财管所、经管站,高石碑农商行、农行、邮储银行、医保服务中心。
对接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党校、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医保局、市公积金中心、市税务局、市烟草局。
杨小红(党委委员、副镇长、工会主席、妇联主席):分管统战、民宗、工商联、关协、卫生健康、档案、工会、妇联等工作。负责政协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政协办、统战办、工会、妇联,卫生院。
对接市政协机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档案馆、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
龙 龙(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分管城建、国土、规划、生态环境、教育、武装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建管所、国土所、教育学区。
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人武部。
张鹏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政务服务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纪检办、便民服务大厅。
对接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王 凯(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机关、依法行政、全面深化改革、工业、招商引资、发改、商贸、统计、交通、电力、安全生产、科技科协、市场监管等工作。
分管党政办、后勤服务中心、工办、安监办、统计办,电管所、市场监管所、移动、联通、电信。
对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市招商服务中心。
冯 舟(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分管政法、信访、退役军人事务、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广播、劳动和社会保障、共青团、支油支农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政法办、宣传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人社服务中心、文化站、广电网络公司。
对接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团市委、潜江日报社,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广播电视台、市文旅局、市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市人社局,市法院、市检察院。
董正刚(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协助负责人大工作。分管民政、残联等工作,协助分管政法、信访、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书记交办的其他工作。
分管社会事务办、民政办,社区、福利院。
对接市民政局、市残联。
办公电话:6791261(党政办) 6791262(值班室)
传 真:6791158
2025-02-14 关注: 来源:潜江资讯网